科技布局 满足日益增长的食物需求
发布日期: 2020-10-23 16:21:59 来源: 人民网

中国始终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,经过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,有效地解决了“吃得饱”的问题,城乡居民消费正在向“吃得好”跨越。在新的历史时期,不断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,需要从粮食安全大视野进行战略与科技布局。

粮食消费由“吃得饱”向“吃得好”转变

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提出“确保谷物基本自给、口粮绝对安全”的新粮食安全观,确立“以我为主、立足国内、确保产能、适度进口、科技支撑”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,形成了“饭碗论”“底线论”“红线论”等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粮食安全新理论。通过粮食生产能力的提升,我国已实现粮食连续16年丰收,总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1.3万亿斤以上,实现历史新突破。2019年,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5公斤左右,大幅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谷物安全标准线,基本满足数量需求,为国家长治久安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,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
当前,我国面临着粮食安全保障进一步升级,从“吃得饱”到“吃得好”的新跨越阶段,老百姓更加注重营养健康,需要从“大食物观”角度更好满足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。针对产业发展方向,大力培育优质专用品种,配套丰产优质栽培技术,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;不断提升三大主粮、主要食用油作物以及特色杂粮的优质化、专用化率,密切与产后加工和市场供应的联系,形成稳定、合理的产业链,不断提升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。

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,决不能因为连年丰收而对农业有丝毫忽视和放松。历史经验告诉我们,一旦发生大饥荒,有钱也没用。只有坚持立足国内,把14亿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,才能保持社会大局稳定。特别是在国内外复杂形势下,粮食安全必须得到绝对保障,粮食生产和产业发展必须进一步得到提升,不断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效益,推动量与质协同发展。

科技创新是实现“吃得饱”到“吃得好”跨越的新动能

促进生产能力稳步提升。我国在不同时期部署了一系列科技任务,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国家实施了主要农作物育种、粮食丰产增收、减肥减药增效、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效等一系列与粮食有效供给相关的重点专项。培育了一大批支撑更新换代的重大新品种,创新了一大批有区域特色的生产技术,形成了优质、高产、高效、绿色可持续协同提升的技术模式。粮食生产要素融合创新水平大大提升,新品种选育、地力建设、灾害防控成果突出,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.2%,粮食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提高到96%以上,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超过10亿亩,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70%。

推进优质化和多元化需求。随着作物生产能力与水平提升,我国越来越重视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。在科技领域特别重视从“吃得饱”到“吃得好”的技术研发,食味和营养功能食品不断开发,专用特用品种不断推新。以创新驱动优质化和多元化的协同发展,正在着力解决我国粮食供求结构性问题,尤其是粮食产品的“优质化、专用化”低,粮食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率、粮食生产效益不高等一系列问题。

要为从“吃得饱”到“吃得好”提供全方位保障

强化数量与质量的需求平衡。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与需求相比,总体仍将处于紧平衡维持状态,必须坚持国内生产为主体、适度利用国际市场的思路。与此同时,我国粮食安全还面临着供求结构性矛盾,也需要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方向,完善作物品种结构,加快补短板强弱项。

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。加快实施农业“走出去”战略,加大境外粮油生产拓展力度,尤其要加强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中粮油生产合作。进一步强化国内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粮食生产,不断提升重点区域粮食生产能力。

注重各类作物协同生产。在保障水稻、小麦和玉米等主粮作物安全生产前提下,进一步加强优质化与专用化生产,特别是加强油料与经济作物有效供给的合理布局与生产,提升食用油自给率,尽快改变高度依赖进口的现状。从作物品种布局上,适当调整增加油料作物的生产面积,合理布局大豆、花生、油菜、向日葵等油料作物。

加速作物生产转型升级。利用科技创新加速提升粮食生产规模化、标准化、优质专用化,提高粮食生产光热水肥等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投入利用效率,降低农田污染。提高粮食生产劳动者技术素养、提升人均劳动生产率,促进作物生产转型升级,保障粮食产业发展可持续性。

不断提升现代粮食产业发展能力。强化“面向生产过程、面向产业发展”观念,从现代农业发展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求出发,将粮食生产以丰产为主要目标向丰产、提质、增效、绿色转变,突出“精简规模化、优质品牌化、资源高效化、生态绿色化和智慧精准化”技术发展,实现粮食生产融入粮食产业发展,全面提升粮食生产土地产出率、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。

(作者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、中国工程院院士)